项目 | 香山革命纪念馆“建筑设计”及“主题展陈”

工程日期: -  规划范围: 工程日期: - 返回列表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七十个春夏秋冬

 

迎来了她的七十年华诞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

 

清控人居成员单位企业

清华建筑设计院和清尚集团

分别担纲香山革命纪念馆建筑设计和

《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大型主题展览的总体设计和陈列布展工作,

以参与具有历史意义的项目建设为国庆献礼


 

Part1

建筑设计篇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621.jpg

 



 

                 
香山革命纪念馆
项目主持    :庄惟敏  
项目顾问    :郭黛姮
项目负责    :庄惟敏  唐鸿骏  李匡  张翼
建筑团队    :盛文革  许腾飞  陈蓉子  丁浩  常云峰  杜仕成  李佩如
景观团队    :朱育帆  姚玉君  周易  孙姗  王昕明  廉大启  董二兰  张雪雷  季琨  张丹丹  翟薇薇  赵丽颖  呼格吉乐  杨永强  梁磊  李卓  郭畅
结构团队    :贺小岗  张涛  李晓玉  王俊   李烨   刘丽
机电团队    :刘建华  徐华  刘玖琳  杨莉   梁雪梅  李爱莲  汤小京  孙永刚  王磊  李晓冬  刘慧丽  唐振文  王晓芳  翟莎莎  罗新宇  张怡  安宁  卢朝建 
泛光照明    :徐华  杨涛  卢朝建
智能化团队 :郭红艳  徐华  汪昊天
绿建团队    :袁朵  刘晓晖  马莹莹
摄影团队    :存在建筑  曹百强  孙姗

 


微信图片_20191014135103.jpg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从西柏坡赴北京,25日进驻香山。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指挥了举世闻名的渡江战役,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伟大进军号角,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同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组织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了新中国一系列基本政策,描绘了新中国宏伟蓝图。为了更好地再现中共中央在香山时期的革命历史,中共中央决策开展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修缮革命旧址,新建香山革命纪念馆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659.jpg

▲纪念馆北侧鸟瞰


微信图片_20191014135114.jpg


香山革命纪念馆位于香山脚下,毗邻北京植物园,属于三山五园香山区域核心位置。项目用地为原香山五号停车场,总面积约6.4公顷,其中建设用地2.4公顷,环境用地4公顷。基地北侧靠近地铁西郊线香山站距香山饭店、双清别墅等景区重要建筑约1公里场地内部形状不规则,可有效利用的用地有限,高差较大,东西向高差达8米,场地中央有高约8米的高台;场地内部现存较多大树,需尽量保留。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704.jpg

▲项目区位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709.jpg

▲基地现状地形示意图


微信图片_20191014135128.jpg


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建筑设计工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展陈空间及礼仪性要求。主展厅面积达到6000㎡,形状方正,空间高大,满足布展需求。展厅主入口需从南侧进入,坐北朝南,体现仪式感。南面预留广场,满足举办纪念活动需求。(2)文物专家要求建筑布局顺应香山地区既有轴线,坐西朝东,背靠香炉峰面向北京城。同时还要处理好18000㎡的建筑体量在香山环境中的消隐与融合。(3)建筑设计应坚持适度、恰当的原则,庄重得体,避免浮夸奢华。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714.jpg

▲建筑消隐在环境中


微信图片_20191014135137.jpg


1.依山就势、融入环境

考虑与“三山五园”整体风貌协调,严格控制建筑体量。设计利用场地现状西高东低的特点,在保留现状古树的前提下,巧妙的将建筑体量嵌入场地。主体建筑置于高台北侧,合理利用地形高差,将临展、报告厅及库房、办公等辅助功能设置于一层,与场地中央的现状高台融为一体,作为主展厅的基座,主展厅位于二层,坐北朝南,满足展陈要求。同时利用场地中央现状高台作为南广场,与建筑二层衔接。保留高台上现状树木,让建筑透过树木隐约展现出来。既体现纪念意义,满足举办大型纪念性活动的需求,营造中国传统纪念性建筑的仪式感,又形成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的相互渗透、融入环境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720.jpg

▲纪念馆西南角鸟瞰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725.jpg

▲纪念馆东南角鸟瞰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730.jpg

▲纪念馆南广场


2.轴线序列、院落布局

纪念馆设计采用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布局,中轴对称,庄重得体。汲取北京城市中轴对称及香山地区建筑布局的特点,建筑采用十字轴布局。总体布局沿东西向轴线展开,顺应香山地区主要建筑背靠香山,面向北京城的特点,营造富有纵深的空间层次和庄重大气的场所精神,串联起革命旧址建筑群与香山革命纪念馆的关系,在香山与城市之间形成良好的轴线对应关系。东西向轴线同时也作为主要参观路线,观众由东侧主入口进入纪念馆。在东侧设置入口广场,满足大量人流集散的需求。南北向轴线作为礼仪性轴线,二层主展厅从南侧广场进入。强化纪念性建筑的仪式感,既符合中国传统的空间格局,也能满足展陈的实际使用需求。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734.jpg

 

纪念馆西侧鸟瞰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739.jpg

▲纪念馆南侧鸟瞰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743.jpg

▲纪念馆南立面


3.自然和谐、开放亲民

纪念馆及其外部环境面向市民免费开放,既突出革命纪念地的公共性, 同时又作为体现亲民性和开放性的人民公园,使纪念性功能与市民生活融为一体。建筑布局顺应场地西高东低的态势,自西向东层层跌落,有效消减建筑体量,避免建筑对周边环境造成压迫。

设计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在营造纪念性环境的同时,注重对香山历史文化环境的传承与现状树木的保护,使纪念性空间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749.jpg

▲纪念馆东北角鸟瞰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753.jpg

▲南广场保留的树木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759.jpg

▲建筑周边保留的古树


4.庄重得体、文化自信

建筑造型突出中国特色,主体建筑采用传统的四坡顶形式,形成一主两副三个坡屋顶,相互衬托,庄重大气。檐口设计借鉴中式建筑的斗拱、梁柱等细节,既传统又现代。主展厅入口设计柱廊空间,共28根圆柱,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28年的奋斗历程。采用具有秩序感的柱式和中国传统的装饰纹样,强化主入口空间,同时彰显文化自信。入口过渡空间设计院,静谧深邃,让人怀着崇敬的心情步入展厅。在入口庭院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远处的香山,追思党中央在香山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伟业。二层主展厅东侧出口设计敞轩,采用“四梁八柱”的形式,寓意党中央在香山为新中国搭建四梁八柱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805.jpg

▲纪念馆南入口28根柱廊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810.jpg

▲纪念馆东侧敞轩


5.绿色生态、适度恰当

严格控制建筑体量,结合现状地形,采用消隐的手法,使建筑南、北、西三面都随地势嵌入场地。通过错落的处理手法,设计三个坡屋顶对第五立面进行分解,进一步消减建筑体量,营造宜人的空间尺度,使建筑非常自然的融入到周边环境中,避免了突兀和生硬。同时设计两个内院,为一层的报告厅及办公研究用房提供自然采光通风,用建筑的手法实现与自然生态的结合。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816.jpg

▲纪念馆与环境融合消隐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823.jpg

▲纪念馆与环境融合消隐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828.jpg

▲纪念馆与环境融合消隐


微信图片_20191014135203.jpg


纪念馆采用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布局,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庄重大气

建筑南侧通过坡屋顶的变化营造舒展起伏的建筑体量,与远山形成良好的呼应关系。南入口通过门廊形成灰空间,既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特色,又与南广场相呼应和渗透。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834.jpg

▲纪念馆南侧鸟瞰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839.jpg

▲纪念馆南立面


建筑南侧入口过渡空间设计水院,静谧深邃,增加空间上的纵深感。在水院可以眺望远处的香山,呼应与香山革命旧址的关系。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844.jpg

 

入口水院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848.jpg
入口水院

建筑东侧面向城市,通过门廊、二层的敞轩、主体建筑的坡屋顶等形成层层退台的空间层次,削弱建筑的体量感,映衬出纪念馆的自然质朴,简洁大气。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853.jpg

▲纪念馆东侧鸟瞰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857.jpg

▲纪念馆东立面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901.jpg

▲纪念馆北侧实景照片


建筑北侧面向香山地铁站,通过富有层次的绿化种植有效纾解建筑的尺度感,与周边环境更好的融合。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906.jpg

▲纪念馆北立面


建筑西侧采用消隐式的处理手法,建筑一层埋于地下,从香山方向往下看,建筑仅呈现出一层的建筑体量,且掩映在一片绿意盎然之中,消除纪念馆建筑体量对香山自然及人文环境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910.jpg

▲纪念馆西立面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914.jpg

▲纪念馆西立面


建筑选材遵循适度恰当的原则,严格控制造价,全部选用国产材料。设计过程中通过现场搭建样板墙,对屋面材料、立面石材、装饰构件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与比选,最终屋面选用深灰色陶瓦、外墙面选用黄锈石、斗拱等装饰构件采用不锈钢腐蚀做旧仿铜处理。尽管材料价格较低,但我们力求在做法和效果上做到精工细琢。通过对石材分缝、收边、柱础及装饰纹样等细节的把控,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美学。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919.jpg

檐口、斗拱及窗楣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923.jpg

藻井


微信图片_20191014135225.jpg


外部环境设计注重减容增绿下的生态品质提升、香山文脉延续下的文化品质提升以及服务于人的环境品质提升。外部环境分为纪念馆区、高台区、城市休闲绿地、生态停车场四个片区。景观以自然浪漫主义的设计形式体现,营造自然舒缓的步行体验环境。建筑周边采用深灰色石材为整个纪念馆提供稳定的基面,烘托出稳重庄严的氛围,群树和远山映衬出纪念馆的质朴和大气。南广场的铺装及纵深考虑到站在南广场上,以建筑为背景,举办礼仪性纪念性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同时也考虑了现状大树的保留。在保留原有植被的基础上进行补植,丰富绿化层次。同时大面积种植黄栌等适生树种,延续香山地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整体气质。同时,利用空间格局及场地条件巧妙地设置了“竹外桃花”、“谈笑间”、“云岫里”和"漱林流"等具有主题意蕴的文化景观节点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929.jpg

竹外桃花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934.jpg

谈笑间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938.jpg

漱林流


 

Part2

主题展陈篇

 

题展陈设计布展篇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943.jpg


 

普天同庆 爱我中华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12日专程前往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观看《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览。

《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

大型主题展览

 

香山革命纪念馆地处香山脚下,《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大型主题展览是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的基本陈列,是长期性、固定性的展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艺术研究所所长、清尚公司第九设计工程部负责人洪麦恩带领的设计团队承担了展览的总体设计和陈列布展工作。


展览按照历史脉络突出表现从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战绩、重要会议、重大活动,主题展览由“进京‘赶考’”、“进驻香山”、“继续指挥解放全中国”、“新中国筹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5个部分组成。


 

微信图片_20191014133948.jpg

 

展览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在北京香山继续指挥解放全中国、筹建新中国作为内容设置与形式设计的主线,注重设计的整体性、逻辑性,凸显展览内容的组织结构,并在展厅中采用了全新的空间设计观念,构建宏大的革命历史叙事空间结构。


 

 

洪麦恩及其设计团队经过认真地选择、反复设计,合理使用壁饰展墙、大幅历史照片、立体浮雕作为主展线的环衬;同时使用了LED屏幕、电视、电动图表使主展线视听效果更加丰富多彩;版面设计各视觉要素体系严谨,色彩庄重大方,节奏分明。此外,还采用了平面立体化、网格画法、历史图片、艺术造型等辅助手法,使本展版式设计既严谨又富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微信图片_20191014134001.jpg


此次展览面积为5000平方米,展览文物共1200件套。设计团队深入挖掘文物内涵,追求文物布局空间艺术的完美,使用斜面展台、爪具、挑具等形式,为每件文物量身打造展览道具,特别重视“组合文物”的视觉效果,让“组合文物”形成震撼观众心灵的艺术空间。

 


 

序厅
序厅以北京西郊绵延起伏、草木丰茂的香山为背景,天空漂浮着早晨的祥云,笼罩着温暖的霞光,隐喻新中国即将诞生。

 

 

微信图片_20191014134006.jpg

第一部分:进京“赶考”

 

集中了半景画艺术、人物塑形、场景复原与多媒体技术于一身,观众步入场景犹如置身在1949年2月,共享欢庆解放,欢庆新生的气氛中。


 

微信图片_20191014134010.jpg
《北平人民欢迎解放军入城》
微信图片_20191014134014.jpg

第二部分:进驻香山

 

制作大型电子地图“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香山示意图”,运用声光电显示中共中央由河北西柏坡出发,途经唐县、涿县到达北平香山的路线。


 

微信图片_20191014134018.jpg

 


制作场景复原“清华园火车站”,等比例复原清华园火车站候车厅外观,并配合影像视频演示车站内外景象。


微信图片_20191014134025.jpg

 


第三部分:继续指挥解放全中国

 

制作大型地台式电动地图——解放全中国示意图,利用数字化控制与光电感应交互技术,将解放全中国分为西北、华东、中南、西南4个区域。当观众脚踏电动地图某一区域时,该区域便会发生光线变化,屏幕上同步显示相应历史图片资料。


 

微信图片_20191014134030.jpg

第四部分:新中国筹建

 

《开国大典》多媒体展项以场景复原、大幅背景壁画、微缩模型、多层影像与灯光音响等,真实还原了1949年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广场的情景。本场景最重要的特色是使用了三层影像视频前后叠放,形成了三维的立体动态效果,在立体声音响配合下,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悦与兴奋。与场景相对应,展览还展出两个开国大典时候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灯笼原件。


 

微信图片_20191014134034.jpg

第五部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此次展览全面、生动呈现了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间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担负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开启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的历程。


 

文章来源: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清尚集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上级单位:清华控股有限公司 清控人居控股集团

协作单位:清华同衡规划院 清华建筑设计院 清尚集团 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 华清安地 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 清控人居光电研究院


2018-2018 清控文创(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30971号-1

  • 首页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