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
孙燕:“北京中轴线”世界遗产申报工作是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牵头,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负责具体工作,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的项目。
世界遗产关注的是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公约》第一条中,将文化遗产的概念分成三类:文物(Monuments)、建筑群(Group of buildings)、遗址(Site)。历史城镇则被归为建筑群类型,已经列入名录的历史城镇则包括城市遗址、城市建筑群等不同类型,如古代文明遗址秘鲁马丘比丘(Historic Sanctuary of Machu Picchu), 18-19世纪历史街区巴黎塞纳河畔。我国的城市遗产则如澳门历史中心,以历史道路作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反映不同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建筑群。
世界遗产保护体系是一个多方参与的体系,参与的相关力量包括缔约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咨询机构等。其中负责遗产地管理的是缔约国遗产保护管理机构,负责技术咨询的是咨询机构,针对文化遗产方面的是ICOMOS,能力建设由ICCROM负责。任何一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都要证实具有突出普遍价值,满足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保护管理方面的要求。从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通过至今,世界遗产名录仍然保持活力,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其所建立的技术性保护管理体系和基本机制。
因此,以中轴线申遗作为北京老城整体保护的抓手,引入国际标准,来检验现有遗产保护管理体系等方面是否能否达到世界级要求,对于未来北京的文化建设十分重要。
长期以来,不同的学者对“北京中轴线”构成要素的认识是存在不同观点的,这与他们不同的学科背景、认识与体验存有密切关系。如果从物质形态的角度来看,北京中轴线可以明确地认定为从永定门到钟鼓楼这段城市空间格局。具体可以分为几个段落:从南端永定门开始,往北到正阳门为一个段落;然后是天安门广场及两边对称的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这组纪念性建筑群;然后是从天安门到景山这段曾经的皇家御苑;最后是地安门内外大街至钟鼓楼。
坐落于中轴线上有一系列历史建筑,从北到南有钟鼓楼、景山寿皇殿和万春亭、故宫、天安门、天安门广场、正阳门、永定门。位于轴线核心区域两侧的是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南侧外城区域,东侧是天坛,西侧是先农坛,左右相对。将这一系列建筑群串联起来的是居中的道路,包括地安门外大街、地安门内大街、前门大街,以及永定门内大街。中轴线的建筑还充分利用了对景、框景等传统造景手法将这些建筑群构成一个整体的城市空间。
由此,北京中轴线具有相关的物质遗存,这是比较明确的,但针对现有遗产构成,目前更多讨论的是其东西向的边界,这需要基于价值研究进一步认定与讨论。现有的物质遗存是否能够达到世界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认定的要求是制约其是否能纳入遗产构成的重要因素。
刘庆柱先生在《从“双轴线”到“中轴线”中国古代都城轴线发展脉络》中写道,“中国古代都城轴线、中轴线并非与都城同时产生,而是都城复杂性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实质是国家政治理念在都城建设上的反映”。这一观点源自一系列考古实据。
偃师商城(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400年)中已经发现,小城城门和大城城门的位置和宫城城门存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到了西汉晚期,汉长安城出现南北向的轴线,虽然位置并不居中。东汉洛阳城的中轴线格局比西汉长安要明显,已经具有明确的南北朝向,但这个时期仍然不能说形成了贯穿都城全城的中轴线,因为这个时期都城内存在多个宫殿,也就存在多个穿越宫殿的轴线,还未形成全城具有唯一性的城市轴线。
到了魏晋隋唐时期,出现了具有单一宫城、“三城制”格局的都城,才形成所谓“中轴线”的格局。曹魏邺城(公元220-265年)开始出现中轴线的雏形,到了北魏洛阳城(公元368-534年)基本形成。在唐长安城(公元618-907年)的实例中,中轴线格局更加明确,轴线位于大城居中位置,穿越宫城、皇城、大城。
纵观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历程,都城中轴线的格局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最初居中道路仅统领宫城格局;此后,多宫城变为单一宫城,城市的南北朝向更加明确;再往后,皇城出现,环套宫城,城市格局逐步形成层层环套的格局。宋代以后,宫城位于城市的中心位置,商业街市出现在中轴线上,穿越宫城的中轴线对全城均起到控制作用。而因《考工记》的影响,城市中轴线逐渐成为城市礼仪的核心,礼仪祭祀建筑按照中轴线对称布局,这一特点在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尤其突出,出现“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布局。
西方城市轴线和东亚地区古代都城轴线差别较大。法国的遗产地,巴黎塞纳河畔也包含有其城市轴线,这条轴线的规划基于西方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成为巴黎网络化道路系统的一部分。
印度、东南亚等地的城市轴线有时也存在对称布局的实例,但与中国都城轴线也存在差异。古代印度的规划典籍《实利论》所建立的规划布局,需将神殿置于全城中心,王宫位于次一级位置,构成一种多方向的、居中的城市格局。柬埔寨吴哥窟的通王城是这类城市形态的典型代表之一。印度在18-19世纪建立的拉贾斯坦邦斋浦尔市(Jaipur City, Rajasthan)可以视作这类思想影响下的晚期实例,城市形成南北向、东西向两条轴线,轴线上的重要节点设有广场、市集等。
作为文化遗产的“北京中轴线”,是指历经元、明、清⾄近现代逾750年发展,由穿越宫城的基准线引导、控制⽽形成的呈现对称格局的北京老城核心。
北京中轴线的发展时期主要分四个阶段。元代始建;明代早期整体格局基本形成;清代局部进行调整与完善,使得中轴对称的格局被强化;近现代,特别是1977天安门广场第二次改造完成后,北京中轴线再次形成了稳定的、对称的格局,而北京城也完成了从封建都城向现代都城的公众化转变。
四、多元一体的空间序列。北京中轴线构成国家礼仪场所与城市日常生活的连结,既串联了宫城、祭祀性建筑、纪念性建筑,又包含有城门、钟鼓楼、商业街市等多种要素。居中的道路曾是明清时期最为重要的祭祀路线,到了现代又成为国家庆典、市民休闲娱乐的多元城市空间载体。
五、丰富历史层级的累积。北京中轴线是不同时期历史遗迹层层累积的产物,是一个跨越了七个世纪发展历程的综合城市景观。直到现在,历次北京总体规划均在强调现代城市格局中,传统中轴线的南北延续,这也成为指导北京城市现代发展的控制线。
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当然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的挑战。
比如如何看待永定门城楼复建项目的价值?永定门城楼的复建依据1950年代的测绘图、现存坛庙坛墙、考古勘探等信息确定其位置,永定门城楼城台的位置与1957年拆除的城楼位置基本一致,其建筑形制、结构、材料等各个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拆除前的城楼原貌。但是由于城楼复建所用的历史原构件较少,周围环境改变也较为严重,所以复建后的永定门城楼更多是作为中轴线南端点的地标性建筑来理解其价值,而非一座历史建筑。复建后地面上标识的瓮城平面等信息,也是永定门作为一处历史地标需要展示的内容。
我个人认为,北京老城未来发展需要建立在尊重历史环境的前提下,这可以说是必须要面对的现状,无论是否进行北京中轴线申遗。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工作更多是希望通过遗产保护,让人们认识到北京老城核心区的空间格局规划所具有的特点,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尊重并加强这种特点。从长远角度,这肯定会对老城的整体保护具有促进作用。
上级单位:清华控股有限公司 清控人居控股集团
协作单位:清华同衡规划院 清华建筑设计院 清尚集团 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 华清安地 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 清控人居光电研究院
2018-2018 清控文创(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309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