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 延安建筑创作实践

发布时间:2019-08-13 14:40    人浏览   作者: 时间:2019-08-13 14:40  人浏览  作者: 返回列表

微信图片_20190813145052_meitu_8.jpg

▲待到山花烂漫时


延安在中国历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既是古代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又是近现代的革命圣地。近年来,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陆续完成了延安学习书院、延安大学新校区、宝塔山景区保护提升工程等一系列重要项目的设计工作。在延安这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城市进行建筑创作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课题。一方面是新区拔地而起的高楼带来的新气象,另一方面是城市千百年来积淀的厚重感,如何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连接过去又要通向未来,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对延安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及建筑特色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相适性。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地区,原有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自然环境干旱缺水。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建筑人工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矛盾相对突出。因此,建筑创作应坚持因地制宜的策略,顺应自然环境、延续场地文脉,同时还应特别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重塑建筑、环境与人的需求之间可持续的发展关系。


二,建筑在地性的探索。通过对延安地域文化、建筑材料及建造技术的研究,提取最具代表性的地域元素,用现代的建筑语言加以诠释;采用当地建筑材料与建造工艺,通过现代技术加以改进,彰显在地建筑原始、原真的美学,使建筑更具“归属感”与“认同感”。


三,独特人文环境下建筑的适度与恰当。延安作为黄土高原上的文化名城,有着非常特殊的人文环境。在这里,任何张扬和奢华都是不适宜的。同时,刻板和生硬也是需要尽力避免的。因此,我们力求呈现一种圣地氛围下的亲和建筑。既体现出厚重大气,又足够亲切开放,使纪念性的场所与人的日常活动有机融合。


当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也碰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例如,场地内既有建筑遗址的修复、山体安全性的论证与加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乡土植物的选择,地方材料的比选和实验,业主对轴线序列的偏好等等。我们只能想尽各种办法加以解决。一是依靠熟悉当地情况的陕西本土专家和研究机构,通过科学论证得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二是多做实验,通过材料样板墙、种植土壤的检测和改良等来帮助决策;三是利用设计手法进行适度的变通,如通过空间的收放和路径的变化增加轴线序列的丰富性,避免刻板和生硬。各参与方共同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保证了设计思路的落地和项目的顺利实施。


总之,我们从延安的地域文化背景及自然历史条件出发,不刻意追求某种特定的风格,而是在时代、历史、地域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寻求创新,用现代的语言和手法来实现对延安地域文化建筑新的诠释。


微信图片_20190813145140_meitu_9.jpg

▲学习书院中心下沉庭院


延安学习书院,延安,中国

Yan'an Xuexi Academy, Yan'an, China, 2017


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主持人:庄惟敏,唐鸿骏,李匡

建筑设计:张翼,陈蓉子,丁浩,许腾飞,曾琳雯 

景观设计:周易,王昕明,张雪雷,廉大启

结构设计:蒋炳丽,董以强,王力

机电设计:刘建华,刘玖玲,徐华,徐啸,王永刚,于星亮,艾怡霏,陈梦化,陈磊,杨厦,袁继通,郑波

室内设计: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程哲工作室

用地面积:15.6hm²(建设用地1.17hm²)

建筑面积:6393.75m²

竣工时间:2017

摄影师:姚力,曹百强,周之毅



2012年起,在“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延安新区削山填沟,黄土高原蜕变为城市建设用地,有效地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但生态环境也受到了较大破坏。


项目用地位于延安新区西北角的一处小山峁,山体顶部被人为削平形成锥台。我们接到的设计任务是在山顶修建一座观景塔作为新区标志。在经过多次现场踏勘后,我们发现场地山体黄土裸露、缺少植被覆盖,同时延安地区黄土土质湿陷、土壤碱性,植被难以生长,在强降雨等外部动因下常常会发生水土流失,甚至有山体坍塌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因此我们从修复生态入手提出了全新的方案,因地制宜,营造出局部生态自循环的山体公园,引导和示范当地微观层面的生态环境修复。同时在山顶嵌入开放共享的书院,服务于广大游客和市民。



书院功能主要包括展厅、阅读空间和报告厅,满足市民学习交流、阅览展示、公益培训等需求。此外,我们通过修复山体生态环境,打造景观公园,综合解决停车、游览路线等功能需求,为市民提供一个休憩、交流及公共活动的城市客厅。


(1)因地制宜的生态策略


因地制宜,以修复山体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作为设计的切入点,营造局部生态自循环系统,并实现低成本与后期维护的可持续性。


设计团队在对场地地质及降水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专门设计了雨水调蓄系统,汇集屋面、铺装等硬质界面的降水,经多次净化后作二次利用,避免了水土流失与黄土局部湿陷;在场地西南角设置中央控制机房,搭配小型气象站,采用喷灌与滴灌相结合的全智能化方式来实现节水型灌溉,进一步加强山体水土保持。


现状陡坡坡度达到1:2,无法直接进行绿化种植,因此在坡地种植区采用当地鱼鳞坑的种植策略。另外将坡脚局部改造成台地式种植方式减少水土流失,并提供人们活动使用的台地空间。


项目原状土壤经检测PH值为8.99,土壤营养也达不到种植土要求。为了保证植物生长的存活率,我们运用经济性强的当地腐熟羊粪及硫酸亚铁进行改良,达到改善土质、防止土地板结、增强肥效等目的。选择适应延安气候以及场地条件的植物种类,多采用耐干旱、耐贫瘠、水土保持好的乡土树种。 


微信图片_20190813145204_meitu_10.jpg

▲学习书院中心下沉庭院


(2)亲和宜人的建筑尺度


我们强调建筑与环境的融合,研究不同尺度建筑在环境中的对比和影响。通过建筑坡屋面对生硬的山顶形态进行修补,从视觉上形成完整的山体地貌。同时,通过下沉处理降低建筑高度,消隐建筑体量,使书院最大限度的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创造出亲和宜人的尺度感。从城市道路远望,建筑几乎隐匿于绿意盎然之中;在近处观看,建筑体量如山峦起伏,错落有致,与周边山体环境融为一体。


微信图片_20190813145209_meitu_11.jpg

▲学习书院


(3)礼乐相成的空间格局


建筑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礼乐相成”。将主要建筑空间沿轴线对称布局,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院落在轴线上依次延伸,形成有纵深感的空间序列。利用下沉庭院、天井等创造出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虚实相间的空间层次。幽竹掩映、佳木葱茏,意在营造亲切自然、朴素典雅的人文场所。


(4)质朴呈现的在地文化


建筑设计与场地修复相契合,体现地域特色。采用当地传统窑院建筑常用的半下沉式布局,以适应延安夏季日照强烈、冬季北风凛冽的气候。外墙面采用装饰混凝土挂板,模拟当地独特的夯土墙的色调和肌理,表面的凹凸变化营造出富有质感的墙面效果,诠释出黄土地的地域特色,轻触之下也能感悟到黄土高原的厚重感。


微信图片_20190813145213_meitu_12.jpg

▲学习书院


(5)面向大众的开放形态


我们希望突出建筑开放的空间形态,模糊室内外空间的界限。书院南侧结合建筑坡屋面设置台阶状休闲空间。北侧结合内部展厅和报告厅层高较高的特点,形成台地式的观景平台,为游客和市民营造绝佳视野的观景空间。庭院、广场、休息平台等趣味盎然的景观空间,构成了多层次的市民交流休憩的城市公共空间。



THAD结语


延安学习书院位于山顶,俯瞰整个新区,却刻意规避以高大或恢弘的建筑体量去占领制高点,而是以谦逊消隐的手法,通过起伏的屋面、下沉的庭院,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通过地域文化元素的表达,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的建筑空间。力图以谦逊的设计态度、宜人的空间尺度,营造出圣地氛围下的亲和建筑,用空间和场所的感染力,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润物无声、大道至简,让书院文化穿越历史的滚滚尘埃,在新时代破茧重生,焕发出熠熠生辉的文化魅力和磅礴生命力。


微信图片_20190813145218_meitu_13.jpg

▲学习书院



THAD延安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博物馆、校史馆组团


微信图片_20190813145221_meitu_14.jpg

▲校前区图书馆组团鸟瞰



延安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博物馆、校史馆组团,延安,中国

A Complex of Library, Museum and History Museum of Yan'an University New Campus, Yan'an, China, 2018


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主持人:庄惟敏,李匡,唐鸿骏

建筑设计:盛文革,张翼,许腾飞,陈蓉子,丁浩,范娟娟,曾琳雯,常云峰

景观设计:周易,王昕明,张雪雷,廉大启,赵丽颖,张丹丹,李卓,杨永强,梁磊

结构设计:李青翔,蒋炳丽,杨霄,王力,苗磊,杨镇荣,崔鹃,朱朵娥

机电设计:刘建华,刘玖玲,徐华,郭红艳,侯青燕,刘杰,袁钰,徐啸,王永刚,于星亮,艾怡霏,陈梦化

室内设计: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黄磊工作室

艺术创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林乐成教授工作室

用地面积:60,300m²

建筑面积:74,143.79m²(图书馆49,883.79m²,博物馆12,072.2m²,校史馆12,187.8m²)

竣工时间:2018

摄影师:姚力,曹百强



过去的百年间,延安成为了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者,多重文化的交织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延安极具特色和内涵的地域文化。黄土地给人一种厚重、淳朴、大气的感觉,代表着毅力与坚韧的优秀品质。黄土文化是延安地域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这种质朴而又厚重的品质恰好与延安大学的校园文化和精神相吻合。


延安大学创立于1937年,历史悠久。许多重要的高等院校与延安大学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关系,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

项目位于延安市新区西北部延安大学新校区内,校园总用地面积84.80hm2,西高东低,为挖山填沟人工平整而成,地质条件复杂。图书馆、博物馆、校史馆组团位于新校区东部中心位置,面向城市界面展开,是新校区建设的启动工程。


微信图片_20190813145225_meitu_15.jpg

▲图书馆局部


THAD设计特点


在延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大学设计其新校区最重要的建筑群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课题。既要连接过去又要通向未来,既要有地域特色,又要体现时代精神,既要让厚重的历史感和荣耀感在新的时空和秩序中焕发出时代魅力,又要体现不忘初心的人文气息,是设计团队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1)坚持品格重于风格的理念


校园的品格将会塑造学生的品格,在设计之初设计团队就构想了延安大学新校区理想的“样子”:它既有陕北黄土地的浑厚质朴,又不失历史名城的大气沉稳;它既像谆谆师长般和蔼可亲,又如人生导师般散发出迷人的人文光辉。


设计团队坚持品格重于风格的理念,不“求新、求怪”,而是传承延安大学精神内涵和地域文化特色,校园总体文化基调、建筑风貌和景观环境与延安黄土高原特色相呼应和契合,营造温暖质朴、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空间,以规避当下中国大学新校区建设千篇一律的缺点,塑造出延安大学特有的校园品格。


微信图片_20190813145229_meitu_16.jpg

▲校史馆前


(2)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校园空间


设计团队认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图书馆组团设计了一系列公共广场、庭院、连廊及平台,作为师生交往和学术交流的主要公共空间,强调学生活动为空间主角。空间布局上强化步行的便利性,希望促进师生之间的融合交流。通过景观设计、绿化种植塑造人性化、多层次的校园环境,对厚重硬朗的建筑空间进行软化,创造出积极而舒适的学习交流场所。


 (3)在地化的乡土建构技术及材料


建筑和环境的建构不能脱离地区的发展。当下中国大学校园正在大规模的发展过程中,校园建设难以避免地形成了泛滥、趋同的风格定式,丧失了校园的地方性与归属感。


建筑师首先梳理了场地的空间特征和延安城市、延安大学的历史文脉;对当地的传统窑洞建筑进行了研究,从中筛选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材料与工艺做法,通过现代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寻找当地富有经验的工匠,在现场进行实验,对比不同敲凿方向和深度的黄砂岩石材,在一天内随着光影迁移形成的质感和色彩变化。最终确定建筑一层拱廊借鉴延安当地独特的石窑做法,使用延安本土的黄砂岩,由当地工匠手工敲凿,并采用传统的密缝方式砌筑。石材表面的凹凸痕迹随机中蕴含秩序,展现出生动多样的质感及厚重质朴的韵味。建筑二层以上专门研制劈开面混凝土砌块作为主体外墙材料,绿色环保、成本较低、富于变化,很好地体现了厚重质朴、简洁大气的建筑风格,彰显了在地建筑原始、原真的美学价值。


(4)根植地域符号的现代建筑语汇


在对本土建筑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方案提取了最具代表性的符号,用现代的建筑语汇加以诠释。


微信图片_20190813145233_meitu_17.jpg

▲从图书馆拱廊看校史馆


退台变化:延安地域建筑特色鲜明,层层退台的窑洞随处可见。设计团队将延安大学历史上最具标志性和延续性的建筑符号——退台窑洞作为建筑设计源泉,以此来还原和连接过去,强化地域元素,传承历史文脉。


窑洞符号:作为延安最具特色的建筑元素,贯穿于整个校园的设计之中。但不是简单的模仿和照搬,而是跟校园文化和实际功能需求相结合,运用窑洞符号塑造拱廊空间,既作为建筑基座,增强厚重感。同时拱廊形成舒适的半室外空间,夏天遮阳、冬天挡雪,有效应对延安夏天暴晒、冬季多雪的气候特点,为师生提供绝佳的交流场所,也作为联系不同功能区的步行廊道。


十字砖孔:延安地域建筑中最常见的装饰元素,将其抽象运用在拱廊的女儿墙部位。我们不愿意再去重复原来的元素和符号,希望找到一种既具现代语言、又能与传统地域文化相衔接的新的方式。


土黄色调:黄土文化是延安地域文化的核心要素。因此,延大新校区整体色调以土黄色为主,突出建筑的厚重、质朴、大气,彰显延安地域文化,形成校园建筑独特的标志。


微信图片_20190813145237_meitu_18.jpg

▲图书馆室内中庭实景照片图书馆南侧广场


THAD结语


设计团队希望延安大学新校区设计打破以往中国大学新校园设计范式,回归初心,探求兼具地域特色、人文气息和时代精神的大学之道:契合延安大学独特的历史文化及地域背景,满足未来学校发展的需要,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创新的火花。同时也要控制造价,用较低的投入营造地域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适应未来发展的新校园,对我国西北地区大学校园建设起到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THAD延安宝塔山游客中心暨宝塔山景区保护提升工程


微信图片_20190813145243_meitu_19.jpg

▲游客中心入口



延安宝塔山游客中心暨宝塔山景区保护提升工程,延安,中国

Yan'an Baota Mountain Tourist Centre, Yan'an, China, 2019


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主持人:庄惟敏,唐鸿骏,李匡

建筑设计:盛文革,张翼,许腾飞,陈蓉子,丁浩,范娟娟,曾琳雯,常云峰,杜仕成

景观设计:周易,王昕明,张雪雷,廉大启,赵丽颖,张丹丹,李卓,杨永强

结构设计:贺小岗,蒋炳丽,杨霄,王力,杨镇荣,苗磊,朱朵娥

机电设计:刘建华,刘玖玲,徐华,郭红艳,侯青燕,刘杰

泛光照明:徐华,杨涛

室内设计:北京清尚建筑设计研究院黄磊工作室

艺术创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林乐成教授工作室

用地面积:16hm²

建筑面积:36,810m²

竣工时间:2019

摄影师:姚力



宝塔山是延安的标志和象征,也是延安最重要的旅游景区。宝塔建于唐代,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延安宝塔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高度概括了宝塔山的崇高地位和精神实质,守护、传承和弘扬好这一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微信图片_20190813145247_meitu_20.jpg

▲庭院


由于宝塔山位于延安市中心,受“三山两河”特殊地形限制,城市发展空间严重不足,加之原景区缺乏规划,长期以来群众在宝塔山山体靠山切坡自建了大量窑洞,布局散乱,人景争地现象突出,山体生态破坏严重,对宝塔山的人文景观、自然风貌构成侵害,严重影响到形象。2013年7月,延安遭遇百年不遇持续强降雨自然灾害,导致山体窑洞大量坍塌,景区山体出现了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影响到建筑遗产和周边民众的安全。为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景区自然和人文景观,延安市委、市政府计划保护提升景区环境,并修建游客中心,健全旅游服务、咨询、展览、数据中心及停车等功能。


微信图片_20190813145251_meitu_21.jpg

▲游客中心入口大厅


THAD设计理念


(1)缝合山水,修复生态


保留并修复场地内有价值的建筑遗存,让原有场地的记忆贯穿于整个设计中。针对滑塌的边坡、山体栈道、两侧岩石和窑洞滑塌等安全隐患进行加固处理,同时做好地质灾害治理、排洪及水土保持,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的生态修复,重建受暴雨侵袭而支离破碎的山体生态,恢复景区环境原貌,极大地改善并提升了景区的环境品质及安全性。

微信图片_20190813145255_meitu_22.jpg

▲建筑新旧交融


(2)地景建筑,融入环境


在宝塔山景区,山和塔是唯一的,是场所里最重要的标志,任何人工环境的营造都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山和塔。因此,梳理宝塔山、南川河、城市与人四者的关系,建筑采用地景化的处理,作为山水缝合的媒介,完整地镶嵌于山水之间,而非仅仅是一个孤立的建筑。建筑主体消隐,屋顶空间与景观环境融为一体,作为由南向北面对宝塔山的礼仪性空间。以南北贯穿为主要轴线,自南向北不断递进,依山就势,逐级而上,通过入口广场、开放空间、绿化庭院及景观水系的设置,营造具有纪念性、瞻仰性特征的空间格局和场所精神,更好地突显宝塔山作为精神标识的崇高形象。同时起伏连续的屋顶空间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化和广场,作为游客驻足、游览、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提供了最具仪式感的参观路线,强化了游客的体验感。

 

(3)就地取材,延续文脉


建筑风格延续地域文化特色,保留并修复场地内的原有窑洞,与新的建筑融为一体。建筑主体西侧面向城市道路,采用层层退台的建筑手法,削弱建筑的体量感,与自然环境更加融合,同时呼应北侧保留的现状排窑,实现新旧建筑交融共生。


主要建筑材料选用当地黄砂岩,采用传统工法密缝砌筑。土黄色砂岩石块由当地工匠手工雕凿砌筑而成,在延安当地强烈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丰富生动的光影、质感及色彩变化。建筑的建造过程不仅保护并提升了当地传统建筑工艺,也为当地工匠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微信图片_20190813145258_meitu_23.jpg

▲游客中心入口


(4)城景交融、公共客厅


建筑内部设置两处不同尺度的庭院,实现建筑与景观的相互渗透及室内外空间的过渡融合。建筑屋面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专门设置了与游客互动的静水景观和绿地广场,宝塔倒映在水中,在一天的不同时刻呈现出不同的氛围和景象。通过不同层次的平台、广场和院落,大大扩展了游客的活动空间,增强了建筑与人的互动。大面积的广场空间也为市民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成为深受游客及市民喜爱的城市公共空间。


微信图片_20190813145302_meitu_24.jpg

▲中轴星火广场景观


(5)完善功能、服务大众


游客中心完善了宝塔山景区的服务及管理功能,不仅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展示、休息、书吧、咖啡厅等服务,还是整个景区的智慧管理、宣传展示、应急指挥和运行监控中心。地下停车场提供400个停车位,弥补了景区停车的不足。


微信图片_20190813145307_meitu_25.jpg

▲正对宝塔中轴


THAD结语


巍巍宝塔山,铭刻着历史;滚滚延河水,讲述着故事。在宝塔山景区特有的人文与自然景观背景下,通过地景化的建筑手法及在地化的材料工艺,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新旧建筑融合共生,保护红色文化遗产、修复山体自然生态、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文章来源: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上级单位:清华控股有限公司 清控人居控股集团

协作单位:清华同衡规划院 清华建筑设计院 清尚集团 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 华清安地 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 清控人居光电研究院


2018-2018 清控文创(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30971号-1

  • 首页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