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 | 人物专访:清华建筑设计院刘玉龙

发布时间:2019-06-10 10:35    人浏览   作者: 时间:2019-06-10 10:35  人浏览  作者: 返回列表

再读清华建筑设计文脉
 

 

 

 

 

 


甲子沧桑水木清华建筑不朽,同仁砥砺走向世界再塑芳华 

 

2018年年底,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迎来了建院60周年。从最初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三校调整建设计划委员会,到今天各专业齐全的一个设计研究与实践平台,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这60年是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学术和实践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大学建筑学院与设计院相互支撑这种模式,也是中国建筑界一个独特的现象,形成了理论与应用、学术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与共同发展。60年后我们再来阅读清华建筑设计文脉,分析其建筑设计作品的个案与全貌,可以具体而微地看到195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微信图片_20190610103720.jpg

刘玉龙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副总建筑师

 

 刘玉龙:1992年起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2004年入选法国总统奖学金“150个建筑师在法国”项目,在法国CSTB从事可持续发展设计研究;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FIDIC认证咨询工程师,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教育部教育建筑专家委员会委员,住建部建筑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理论与创作学组委员,医院建筑与装备分会医院建筑与规划学组副主任委员,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住区》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主持完成工程设计三十余项。获国家级优秀工程设计金奖一项,银奖一项,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咨询十余项。在文化建筑、教育科研建筑、校园规划、医疗建筑等领域有突出成果。 负责和参与编写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旅馆建筑设计规范》、《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等多项国家标准规范,以及《建筑设计资料集》、《绿色医院节能建设与管理指南》等书籍;在《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城市建筑》、《建筑师》、《南方建筑》等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得2008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

 

 

 

 

 

微信图片_20190610103932.jpg

本文摘自《世界建筑》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60周年专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WA=《世界建筑》


WA: 1958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下文简称“清华院”)成立,您是哪年开始在清华院工作的?请您谈谈当时清华院各方面的情况。

刘玉龙:1991年我在同济大学念四年级,那时是第一届建筑学专业学位的学生要在设计院进行三个月设计实践,因此我来到了清华院实习,当时清华院在主楼的二层和九层。大概是我工作比较努力的缘故,单位对我印象挺好,结果到1992年毕业的时候,清华院领导就问我愿意不愿意来?我表示很愿意,所以就到清华院工作了。

 

刚到清华院的时候,我们在建筑馆五层。当时清华院规模不大,我印象中也就百人左右。2001年搬到了设计中心楼,清华院有了独立的办公空间。算起来我在清华院已经工作20多年了,一直在这一个单位没有动过地儿。当年刚工作的时候也没想到,在这里一待待了这么久。

 

WA: 您到清华院工作之后,有哪些人和事留给您比较深刻的印象?

刘玉龙: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好的老师。我们的室主任对年轻人非常重视,给年轻人创造各种成长的机会;设计室里比我年长的建筑师、有经验的专业工程师在设计工作中、在专业配合中都对我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我之所以能够在业务上不断进步成熟,和这个单位的氛围、和周边同事的促进是密切相关的。

 

1991年我在清华院实习的时候,李笑美老师是我的指导老师。当时我跟着李老师做海淀书城的项目,现在叫中关村创业大街。海淀书城设计是吴良镛先生主持的,李老师是工程负责人。从这个项目中,我初步了解了建筑设计在实践中是怎么一回事,如何做设计工作,以及专业配合等,在入门阶段对建筑师这一职业有了初步的体会。

 

在工程设计上对我有很大帮助的是季元振老师。我最初认识季老师的时候,他还在建筑学院工作。那时候,我的导师关肇邺先生有一个博物馆项目,请季老师作为项目工程负责人,带着我做设计。那是1996年,我参加工作的第4年,正在转向比较成熟的阶段。季老师给我讲了很多他的工作方法,告诉我怎么做工程,怎么去跟其他专业打交道,给了我很大帮助。一个工程往往会有常规的地方,也有比较复杂、非常规的地方,博物馆的屋顶形状是覆斗形,外面是青铜饰面,室内为露明的结构模壳,技术比较复杂,是非常规的地方。怎么办呢?季老师告诉我要先解决复杂问题,先把难的问题想清楚,常规的问题就好办了,这个事就可以很快推进。就是所谓的“知大小,知死活”,这些都是跟着季老师学习得来的。

 

对我影响大的人是我的导师关肇邺先生。我是1995年起跟着关先生读硕士,后来又读博士,跟着关先生做了很多项目,从最早的徐州博物馆、到后来清华大学医学院、到最近的清华大学图书馆北馆,以及正在进行的清华学堂周边改造项目等等。在跟着关先生学习的过程中,让我受益颇深的除了专业学习,更重要的是品格和修养的提升。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品位是相通的,关先生常跟我们说,建筑要“得体”,要与所处的环境和谐,要有文化性,要有高的品位。我想不仅是建筑,建筑师也一样,要得体,与人友好,做一个有品位、有文化、有思想的人,这对一个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品质。

 

WA: 可否请您以1-2个给您印象比较深的项目为例,来谈一谈您从中学到了哪些东西?

刘玉龙:拿刚才提到的清华大学医学院来说,清华大学在学科调整的时候,下定决心要办医学学科,这个项目我们从最前期的项目可行性论证开始就参与到项目工作中,根据学校的要求去不断完善设计。项目位于清华大学红区,是清华历史风貌保护区,周边生物馆、气象台、化学馆等都是文物,也是清华校园精华的建筑。新建建筑怎么跟已有的空间和尺度结合?怎么处理和红区的关系?怎么符合当代生命科学、医学对空间实验的要求?怎么在现代实验条件下建一座有品位的建筑?经过精心的设计,这一作品很好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和挑战,并且提升了西区的整体空间质量,形成了有较高品位的、与历史环境和谐的建筑群。

 

微信图片_20190610105444.jpg

△清华大学医学院东立面

 

 

微信图片_20190610105506.jpg

△清华大学医学院鸟瞰



医学院建筑在尺度、材料、形式等方面都做了细致的推敲。就拿砖来说,外墙是红砖,室内是青砖。一般人会觉得奇怪,怎么外面是红的,里面是灰的,还不一样。但是了解清华历史的人就知道,清华大礼堂就是外面红砖,里面青砖。为什么呢?据考证,20世纪初建设大礼堂的时候,红砖是从美国运来的,但是这些红砖不够用,那时候我们只有烧青砖技术,所以室内就用了青砖。了解清华历史的人,自然会从医学院中庭空间的青砖,联想到厚重的历史传承。

 

微信图片_20190610105512.jpg

△清华大学医学院中庭

 

清华医学院建筑建成后,得到了不少好评。这里有大的广场,有小的院落,每个空间的尺度适宜,在入口处理、建筑主从关系、材料细节等方面都有细致的推敲,这个项目设计获得国家优秀设计金奖,更得到师生和校友的好评,校友说“到了红区就想读书!”这是对设计者最好的褒奖。

 

WA: 您在清华院20几年的工作过程中,完成了哪些项目?您个人的理念是什么?您又是怎样把您的理念贯彻到建筑设计当中的?

刘玉龙: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我主持完成了的项目也有几十项:包括清华大学医学院、图书馆北馆,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楼,山东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医三院北戴河国际医院,清华大学长庚医院,徐州博物馆、汉画馆,以及南开大学理科组团,长安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校园规划等,其中有10余个项目获得国家级、教育部、北京市各种奖项。在设计的同时,我也参与了一些国家标准规范如《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等的制定,以及一些专业书籍的编纂工作。

 

建筑师是一个晚熟的职业,需要多年来不断地进行积累和总结。就我这个年龄来说,工作了20多年,有了一些想法,但是还谈不上有特别完整的设计理念,并且一以贯之地去推动。今天总结下来,我个人比较关注的两方面,一是注重建筑跟环境的对话,二是希望建筑本身要有比较丰富的意义。

 

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觉到环境很重要。所以,我们做设计比较注重与环境对话,也可以说叫环境友好型建筑设计。就是做设计不能自说自话,不是说我有一个想法,到哪儿都来这一套,对周边的新情况、新环境不管不顾。这是不妥的。我的看法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周边是什么情况,比如是新区还是旧区?已有的建筑是什么特色?有什么形式和风格?用了些什么材料?主要功能是什么?这个地方经济条件怎么样?有什么样的建造条件?等等。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怎么去做一个比较适合这个环境的,跟这个环境能够产生很好共鸣和对话的设计,这是第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可以叫作“语义丰富的建筑”,就是说建筑要表达比较丰富的意义,不是以一个简单的答案来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最近10-20年来,建筑设计最大的变化是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那么其答案也应该是复杂的,我们需要用一个复杂性的、系统性的答案来面对这些问题。我做的项目中很多是学校、医院和文化设施等,这些项目除了具体的使用者外,还有可能包括校友、访客、政府、周边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等,对这个项目建设的进度、质量,甚至材料等有方方面面的要求,所以,建筑本身是很复杂的。同时建筑的复杂性体现在气候和工艺等方面,比如在湿热地区,不能用干热地区的地方的经验和方法来处理问题;再如在西北某些地区的建设精度很难达到东南沿海地区的建设精度,如果简单地用同一个方法设计,最后做出来的建筑就有可能很不像样子。因此,所有这些复杂的问题,都需要一个丰富的、有多重意义的答案,才能说是比较好的设计。

 

我觉得当前这个时代不是英雄主义的时代,不提倡特别宏大的叙事,个性表达、多样性是时代的特征。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我们希望更多地关注设计本身,也可以说是“日常性设计”,反映日常生活,反映多样化的诉求;设计过程中有多方参与,反映使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这种设计思想不是英雄主义的,是日常化贴近我们所处的时代的设计。

 

WA: 请问您是从哪年开始担任清华院副院长的?在您任职期间您觉得有哪些事情对清华院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或意义?

刘玉龙:我在清华院工作,应该说是从最基层的岗位一步步、全过程地锻炼了自己,就像在一个工厂车间流水线上所有零配件加工都做过,从助工到工程师,从设计人到专业负责人到工程主持人,2001年担任了设计所所长。我和清华院的感情,也是这样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

 

在2006年年底,我担任了清华院副院长,承担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近年来清华院有比较大的发展,1990年代清华院也就100多人,2011年清华院改制为有限公司后,由于体制机制的变化,清华院在项目类型上比以前有了很大突破,在营业收入、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数上也扩大了很多,现在有1000多人了,这个变化是巨大的。

 

这些年来清华院发展很快,变化很大。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品牌,这个品牌1958年就有了;同时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具备共同价值观的员工,我们的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清华院也面临很多问题,发展中也有很多困难,需要不断克服和进步。不过,我们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民主、自由的氛围和传统,历任院长都很强调这一点,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强调知识分子的自驱动。这是我们清华院很关键的一点,靠你自身对这个事业的热爱,对设计的追求,对品质的探寻,每一位设计师都希望做一个好的设计,希望建成一个好的作品。这是最重要的。

 

我们清华院是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看作一个企业平台,我们应该有信心把清华院建设成为一个“工程技术的高地”。面对未来,我们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发展,我们应该形成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形成“学术的群峰,学术的高原”。

 

WA: 最后可否请您对清华院未来做一下展望,说一两句寄语?

刘玉龙:清华院60周年院庆是我在牵头相关工作,我们准备办一个展览 (注:展览已于2018年10月25日至11月15日举行,采访早于展览,文末附展览回顾),名字就叫“一个设计院的建筑历史”。这个展览主题就是回顾我们清华院建院60年来所做的建筑的历史,自清华院1958年成立开始,历经三校建设、国庆十大工程,到后来是人民公社、清华校园教师住宅的建设,到改革开放以后更加多种多样的建设内容和需求,包括高等学校规划建设,国家重大事件的参与包括奥运会、现在的冬奥会,以及当前比较关注的城市存量更新、教育医疗卫生建设、乡村建设等等。很多事件都有清华院的参与,某些建筑见证了社会的发展,有的建筑如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超越了当时的时代思潮。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来探讨高校设计院和社会发展的相关性,探讨高校设计院设计作品对社会发展的引领性。总结下来,我觉得清华院的发展是和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如果对清华院的未来做一个期许,就是希望我们清华院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

 

文章来源: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上级单位:清华控股有限公司 清控人居控股集团

协作单位:清华同衡规划院 清华建筑设计院 清尚集团 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 华清安地 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 清控人居光电研究院


2018-2018 清控文创(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30971号-1

  • 首页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