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观点 |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智慧社区进入从1到1Plus阶段

发布时间:2019-03-26 17:29    人浏览   作者: 时间:2019-03-26 17:29  人浏览  作者: 返回列表

IMG_2276_副本_副本.jpg

人物名片


李乐飞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智能交通系统,物流和医疗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导读:

以机器人代替人类的简单重复劳动,是科技的进步。但是,以机器人为主的人工智能由于缺少了“人情味”和“烟火气”,在日本的号称“全球首家机器人酒店”带来的“全机器人服务”却由于服务不够人性化逐渐由“噱头”变为“滥觞”。解雇半数机器人,酒店重新启用人类来替代机器人,为客人提供回归人性化的服务。


反观现在国内的无人超市、无人机、无人驾驶等简单的用无人来展开人工智能研究与业务发展,进行空间的智慧化改造升级,这些为了智慧而智慧的设计将会是智慧的体现吗?带着这个问题清控文创走访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副教授李乐飞,让李教授用系统化的设计思维,带我们通过智慧社区设计大赛,走进智慧背后的系统工程。


1

工业工程的前世今生


学科背景介绍

工业工程系,发源于一百多年前美国大型工业化生产时期。例如福特汽车就是从这个时期中脱颖而出的,是独立于技术和工艺之外的。如何在制造出一辆质量更高,速度更快的汽车的同时,又尽可能降低其成本,这是一个系统级别的问题。同理,无论我们的对象是车、飞机或是任何其他的任务,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形式,都可看作是一件系统层级的事。从二十世纪初期,泰勒有了“科学管理”这个概念之后,就逐渐就变成了一门学科,叫工业工程。


在西方,工业工程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专业,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引入中国,基础的研究方法包括运筹学、计算机的方法,数学的方法等,从而改变一个系统,完善一个体系。


另外一个重要学科产生于二战前后,西方国家产生了一个叫系统工程的学科,即如何能够把一些跨学科的团队组织好,去完成一些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比如说像美国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这些都是典型的庞大系统,需要有众多跨学科的团队联合完成。就像中国的钱学森先生,在组织研制两弹一星的历程中,就是要组织、联合来自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团队,完成这项光荣而伟大的任务。如此说来,钱学森先生是中国的系统工程的创始人。


那么这两个分支融合起来之后,就产生了国外大学中的一个叫工业与系统工程,或者系统与工业工程这样的学科,其实就是将二者逐渐往一个方向统一。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更加系统、科学的方法去改善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以便能够使运作的状况达到最好。系统工程是持续改善的一门学科,又可以说是从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去分析,如何从需求、概念入手继而落实到一个产品、系统,这就是系统工程的作用。


IMG_2273_副本_副本1.jpg

IMG_2274_副本_副本1.jpg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复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设计大赛的诞生

系统工程和设计的关系在哪里呢?我本人大概8、9年前在清华,开始讲《服务运作管理》这门课。


在《服务运作管理》课程讲授的过程当中,我就能感受到,同学们对于服务系统是能够有一定理解的。在这之前我们没有用这种比赛的形式,学生们习得课本上的知识后零散的做一些小练习,而没有设定一个目标,组建团队去共同完成建立一个服务系统。


4年前,我发起的第一次服务创新设计比赛,初衷是想告诉学生们要用心去感受一些服务,要去设想新的服务的样子。然后,根据所感受及设想的,引导学生们要去设计出来,再争取把所学的内容融入进去,体现在最终的设计成果里。所以,实际上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转换的课程。


当然,时间很短,因为只有一个学期,大家实际真正可用的时间也就是1-2个月,主要是停留在需求的分析和设计过程,在操作过程中真正能够落实成一个产品,完成一个真实的服务系统往往是做不到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被大家关注到、着重展示的是创意的这个环节,这就是我们比赛的一个体现。


服务创新设计大赛从第一届开始,我们就坚持了一个原则:不是老师们去评价学生,而是邀请企业家来评价学员。企业家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可以是从事投资类的,也可以是从事实体运营类的,也可以是做设计的,类型很丰富,然后由这些企业家给学生们最后的成果做评价。


以上就是我们学科的一个背景,以及我们设计大赛的来源。


2

系统化的智慧社区


Q:智慧社区的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

A:通过分析以往的许多设计案例及研究成果,我认为智慧社区这个概念更多的关注在技术层面上,比如如何与物联网、5G,智能安防等方面做结合。这种情况下呈现出来的智慧社区,往往聚焦在这样的一些技术上。我觉得智慧社区更大、更深的概念应该是聚焦于人的需求,就是“智慧”应该在社区中扮演何种角色,以便更好的为人服务。设定这个目标后,在过程中运用一些智能的科技手段,智慧的服务方法,这才是体现智慧社区的本质。也就是说,我们的终极目的是打造一个更好的社区,而“智慧”只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智能的、先进的技术起辅助作用,但本质上要呈现的是一个能够提供更好服务的社区。不拘泥社区中运用的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或是智能家居等,智慧社区不受限于这些技术手段。


当我们站在系统工程的视角来看待智慧社区这件事时,首先,要赋予社区有一个完整的架构,然后再将这个架构拆分成各部分,会分为交通功能、零售功能、医疗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等。那么这些部分分别都有智慧的解决方案,但是最终我们为大家描绘的是一个舒适的生活场景,所以,我觉得这是智慧社区的本质。


目前我们能看到很多主张做“智慧社区”的解决方案,其本质上做的多数是智慧安防。对于智慧社区来说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太过局限,决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一个小概念来解释大概念。


Q:对于现在来说,更多的是以一种无人的东西来取代智慧的概念,这个您怎么看?

A:实际上“无人”并不代表更好,而且无人的服务可能更加令被服务者感到不舒服,因为无人的服务没有温度。那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在这里我们要进行换位思考,我到了一个便利店,我仅仅是希望拿到我想要的东西而已吗?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进入之后的场景:一种是店员跟我进行舒适的沟通,这让我感受到的是一个温暖的场景;或者另一种场景是:我走进了一个冰冷的盒子,买了两包方便面走了。实际上在第二个场景里,很多时候智能或智慧是为了智慧而智慧,在这背后体现的是一种商业冲动,而我认为从设计师的视角来看,不应该从这个角度思考。


Q:智慧社区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A:总体来讲,我在给北京市领导报告的时候叫城市品味,智慧社区是城市品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它的价值追求从简单意义上讲就是如何能让生活在这个社区,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要更舒适;但是从更高层面上讲,除了舒适之外,智慧社区能支撑更多其他的东西。


举个例子,假设你设计的不合理,人们本来一天下来工作已经很累了,回到家之后还要为一些琐碎的事占用他很多时间,他就没有进入到工作之后的认知修复阶段,没有很好的进行认知修复,第二天又去工作,如此循环往复。其实就是说,一个好的智慧社区的设计应该去思考如何能帮助居住者去调节好他的生活状态,以便之后能够更高效的工作。总体来讲,智慧社区的意义在于提高居住者的幸福感,这其实是一个核心追求。


Q:改革开放四十年,在新时代,我们该怎样看待设计?智慧社区又如何设计?

A:从传统意义上讲,系统工程这门学科是应用于制造飞机、导弹这样复杂的产品的,这是必需由系统工程指导的。系统工程是有一套非常繁杂的流程,必需要依照流程进行,才能成功制造出一个飞机这样的复杂产品来。


但是,当我们要制造相对简单的产品时,例如一个杯子,就可以把这个流程相对的简化,不需要那么复杂。但是,我们把系统工程的思维落实到一些设计、制造过程中,就能把它做好。所以说,这个是系统工程背后的重要价值,是设计中的美学无法替代的。


美感这个东西是要从小培养的,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有天赋的,这是工科培养不出来的。但是,工科的方法、工具也是能够在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将工科的方法、工具与美学进行融合,其实会带来全新的价值。也就是说,在原来的设计手法和思维的过程当中,有好多东西是内化的,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感觉,同时还有经验。


就比如说现在有很多设计师,会积累非常庞大的设计素材库,在设计的过程中挑选喜欢的元素。实际上,从技术的角度讲,我认为有些东西在制造出来的时候,是希望解构“美”的,这是他们的一种冲动。其实,我倒觉得“美”这个东西,在一定时间内是没有办法被替代掉的,但是人们想去分析、解构“美”的这种冲动是抵挡不住的。因为其它的技术方向已经被攻克,流水线、机器人这些东西对美学的要求不高,只要保证产品的功能非常完备就能够体现其价值了。但是,我觉得美学作为最后一块未被攻克的堡垒,在解构过程当中,其实应该被赋予一个相对合理的站位或者态度,那就是要实现美学与工学两者的融合,而不是用一个去替代另一个。所以,融合起来恰恰是一个最好的状态。


Q:我们目前针对智慧社区有哪些学科设置?这些学科又如何推动智慧社区的发展?

A:从学科来讲,它远没有能够成熟的作为一个学科。但是,我也在考虑酝酿将智慧社区的研究变成我们院系级的一个研究中心,或者更高层级的可以是一个校级的研究中心。


其实,从研究的角度来讲,它是一个极好的点,因为要把整个社区设计好,就涉及到各个专业的人去组建跨学科的团队。只是它没有成熟到非得成为一个学科,而且未必有必要一定得成为一个学科。我们可以组建跨学科的团队,这里可以包括计算机专业、设计专业、我们系统工程学科,甚至还有机械专业的,大家都要进入到这个团队中,这样才能呈现出来一个非常漂亮的系统,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3

从1到1Plus的智慧社区


Q:如果说“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一个“细胞”,将会成为一个以人为本的智能管理系统,那么这个系统将怎样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舒适、高效?

A:我觉得将“智慧社区”作为一个“细胞”,从尺度的角度来讲,这个概念是不正确的;单从一个体系的角度来讲,其实也未必正确。


我非常推崇的一本书是简•雅各布斯写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个加拿大人写的美国的城市,她在对比各种各样城市的设计,包括对花园城市的一种批判。实际上是,当你上升到一个城市的层级去思考智慧社区,把它向上融入到一个城市的时候,其实它未见得仅仅是一个“细胞”,其实它很有可能是城市的一个“器官”,或者是城市的一个“通道”。


图书.jpg


如果把智慧社区比喻成一个细胞,那么自然就有细胞壁,社区就要用墙壁或围栏框定住,围起来是不是最好的状态?其实未见得。比如说纽约市,大多数人都觉得这座城市很不错,虽然城市中也有贫穷、暴力,但总体来讲纽约十分具有生机而又那么有吸引力,就是因为它没有围墙,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在内的所有高校都是不设置围墙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解释无论是高校还是社区究竟是“细胞”,还是一个城市整体中有机的一部分。


其实,问题中的第二句话已经点出一个实质了,“以人为本”就是一个目标。我们都知道也都在讲“以人为本”,但是怎么样才能做到?其实,问题的后半段已经定义出了三个指标:便捷、舒适、高效。当然,这不是全部的答案,但是,这已经走出了很重要的一步。也就是说,对于我们讲系统工程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根据需求,构建一个叫有效性测度(Measure of Effectiveness,MOE)。


有效性测度就是在反映上面提到的用户的总体满意度指标。从总体上评价产品是否令用户满意,最高层级的指标是什么,这一点很重要,也就是说,达到了这样的指标,就可以说产品或服务是令人满意的。比如说,在一个社区里面,我走到离社区最近的公共交通节点不超过两百米,当然,这个已经到了设计的细节,但是这就向上支撑您提到的“便捷”。因为,从社区很容易出发到任何城市的节点,这就是便捷的一种指标。在向下拆解的过程中,恰恰就是一个设计者、一个系统工程师,要去完成的过程,也就是最高层级上探讨的“以人为本”。但是“以人为本”向下拆解意味着什么?它要逐级落实到一些设计,甚至是具体的参数,那么这中间存在着巨大的间隔(gap),就是系统工程发挥作用的空间,也是设计师的空间。


Q: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社区产业的机遇是什么?面对机遇高校应该发挥哪些作用?

A:我认为“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在整个相关的产业范围内,但凡能够提升品质的地方,就是机遇。人们的生活追求,已经随着年代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整个需求都在变,都在转型升级。


比方说,我们现在再去回到70年代盖的房子,就会发现很多的设置放在现在已经是完全不能理解的,或者说会觉得非常的不方便,这就是之前那个年代的设计理念,它的基础设施,就停留在那个状态。


那么现在,一些伴随着科技发展的社区迭代,我们要思考那个时候的老房子应该怎么办?这种建筑层面的更新,包括能否有快速的加固手法,或者能否快速的将内部的装饰用模块化的方式迅速完成一轮迭代,而对人的健康没有太大影响,这些方向其实都是机遇。


当然,建筑只是一个方面,还包括整体的街道改造,我们之前做的城市街道的设计感是不够的,也就是说美感是不够的。那么向美感提升的方向又该做些什么?当然,要在这个美感中融入智能化,以使城市街道变得更贴心。


比如咱们的路灯,未必一定是高高在上的路灯,能否考虑更加贴近地面的设计,也可能是地灯。然后,能不能采用感应式的,我走到附近,灯就亮了,那会带给我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种智能手段应该是让人感觉到一种贴心的智能,才是更高级的智能。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用大量的算法在支撑的产品,全然不顾人的感受,还是要回归到“人”。


因此,与相关的产业的结合,包括照明、智能识别技术,手机定位技术,NFC、实时通讯等技术,与新的科技产物结合而打造一些全新的场景,这种机遇带来的城市更新的成果是无法想象到的。以前的人可以得到关注的地方,现在这些地方其实依旧有大把的机遇在,甚至可以说每一个点都可以找出来去做更新换代和改善,所以这个机遇是巨大的。


而高校在这里面应该是哪些作用呢?我认为一方面是我们学校的电子系、计算机系、控制系、机械系,他们应该提供的是一种技术支撑,也就是我们产生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最终落实到用一个芯片来解决,还是落实到这么一个机械装置,还是要用到一种自动控制,这是手法的层面,当然这个手法背后要有技术,而高校应该要在这些方面要去迭代、支撑。


比如说,清华电子系有5G的实验室,那这些教授将来在5G方面就有可能给我们一个能力去基于这种技术,构建出来全新的智慧社区的支撑方式,所以这是他们能做的。然后,像我们和美院这样的专业,会有一些交叉,我们能做的恰恰是在方法层面,也就是说,对于设计和开发一个有效的系统,这样的方法论上的理解,应该是由我们要去引导和输出的。换言之,如果大量的单点技术各自应用,难免输出的产品是支离破碎的,系统性难以保障。所以,应该有人负责总体,有人去负责具体的技术,高校其实在这两个层面上都是可以提供支持的。


timg.jpg


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专业系统科学的这种优势,把其它的专业进行一个连接,然后让它发挥系统化的功效,这样产生的效能就不是加法了,也有可能是乘法、指数级的效能了。


Q:智慧社区通过什么驱动城市发展?

A:我们可以把这个当成一个课题,就是智慧社区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因为把这两者讲清楚之后,我觉得是非常有价值的。


我觉得从两方面来讲,一方面,在当下这样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中,智慧社区显然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工作,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的很多社区是既有社区,不是新建社区,新建的社区当然可以高起点,将各种技术都应用进去;但是,如何能让既有的社区智慧化,是不是装个安防系统就叫智慧社区,还是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因此,这不是从0到1的过程,是从1到1Plus的过程。所以,牵扯到城市更新中的智慧社区的概念,和简单意义上的从头到尾设计一个智慧社区,还不是一个概念。


你的输入可能是70年代的社区,也可能是90年代的社区,输入的群体可能是需要养老的老人群体,输入的可能是年轻白领的群体,公租房这样的群体,那如何基于这样的基础,再去做所谓的智慧社区,这件事本身就是城市更新,因为更新一定不是从无到有,而是从现状到更好,从有到优这个过程。所以我认为,这一定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城市更新的概念更大。因为更新的是整个城市,那你像街道、商业、餐饮、衣食住行,这些东西都是城市更新。所以就不局限于社区的问题,应该当成城市更新概念当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来思考。


但反过来讲,从城市更新的视角来看智慧社区,其实也有价值。价值就在于,当我们在讨论一个社区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局限在社区的地理空间上,我就想这个小区里面的事,围栏里的这点事,而不是我在整个城市的定位下,站在城市视角下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在哪儿?社区的这些居民每天要去哪儿工作,附近有没有就医的场所,它的流线到底是什么?基于这些问题再去思考社区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也有可能要新建一个社区医院,但是旁边就有一个三甲医院,所以新建一个社区医院的意义不大。所以就是说,从城市更新的视角来看,智慧社区有可能让智慧社区这个局部,能融入全局去思考,能做的更理性,更加实事求是。


所以,我认为是双向的,互相支撑的,脱离了智慧社区来讲城市更新,那就是做一做表面功夫,脱离城市更新来看智慧社区,可能又陷入局部,忽略了这是城市的一部分。


4

设计思维


Q:你认为设计思维都包含哪些内容?设计思维应该是一类人专有能力的还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A:我在春季的课叫《系统设计与管理》,这是我现在主打的一门课程,秋季的课叫《服务运作与管理》,但它们底层的很多东西是相通的。我在伯克利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时候,有2、3次去斯坦福大学,拜访斯坦福大学的设计学院的创使人之一,是斯坦福机械系的Larry Leifer教授,教授70多岁了,与他的交流给了我很多启发。设计思维这套东西,也分若干个流派,但斯坦福是最重要的源头,IDEO就是斯坦福出来的。


课程展示


课程1.jpg

课程2.jpg

《系统设计与管理》课程


课程3.jpg

课程4.jpg

课程5.jpg

 《服务运作与管理》课程



实际上,Leifer教授几十年都在研究创新这件事。如何能够设计出一个新产品,如何能够更有效的设计出一个好产品,设计思维的背后是他的实验室,所以他在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来探究设计背后的原理,然后贡献于设计思维工具的形成。


我们实验室也在做类似的事,研究怎样是一个有效的创新过程,怎样是一个能够做出好产品的团队,再把这些特征直接拿基础的数据解构出来。


所以,设计思维真正背后了不起的思想是什么?经过教授二、三十年的研究,发现对于创新这件事情,唯一显著的要素,是“共情”,就是心理学中的empathy。所谓“共情”很简单,就是咱们老祖宗说的以己度人,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想问题,我就能够去探究你的痛点,你的需求,你的渴望是什么,其实它完全是以人为本的,完全是以己度人的。


但是,第一,它从数据原理来讲,把数据正式采集出来了。第二,开发出了一套工具、流程、方法。对我来说,这个东西就跟武侠小说里描写的武功是气宗的还是剑宗的,或者是修炼内功的还是外功的。


所谓内功,就是我说的像“共情”这样的东西。这个东西有时候是培养不来的,一个人能不能去共情别人,不是后天修炼能够修炼出来的。国外的心理学研究发现,这是在人的非常早期的阶段,大概1岁半-3岁左右能够培养建立起共情的能力。


设计思维恰恰是招法的层面,是外功。也就是你按照这套方法,可能内力不是很强,但是靠这个套路下来,你的武功就会比一般人就强。换言之,我们有很多优秀的设计师,外部的招数不强,但是内功很强。有无比强的共情能力,也可以产生让人眼前一亮、想象不到的新设计和新产品。所以实际上,对我们来讲,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内功的部分,我会告诉他,内功是什么,有共情的能力最好,没有也不见得就能培养出来,但是,套路、流程、这套方法,其实就是外功,在外功上着手,依然能够大幅的提升人们的创新能力。


所以,当时我问Larry Leifer教授:设计思维和系统工程两者是什么关系?结果教授跟我说设计思维就是系统工程,这是站在他的视角来解释,但是,我觉得内功和外功的组合是我想说的一个最极致的状态。


Q:那你觉得系统工程和设计思维是可以非黑即白的去定义他是内外呢?还是根据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定义呢?

A:是融合的,就是说系统工程这套流程、工具、方法,也要迭代,也要不断的往前走,最终你会发现,两者把他融为一体来想,就不见得非要把它们拆开。但是,当你独立的去看设计思维的时候,去看国外领先的系统工程的教材,会发现它们各有各的套路,各有各的工具、流程、方法。但是,如果仔细吃透,它们是可以融合的。我猜想Leifer教授是站在高山之巅的层面去看这件事情,就是已经没有招数。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可能都处于一个爬山的过程中,只是我在爬山的过程中,接触到了一些人,包括我去美国去开会,我参加的是美国全球系统工程大会,我不断的再去尝试着融合,消化,吸收,然后再通过我的课程,包括通过这样的比赛要广泛的把它传播出去。


Q:迪士尼是一套工业化的流水线的方式,但是给我们呈现出来的是特别人性化,特别温暖,特别真善美的那种东西,而能够让大众认同,让大众愿意为他的商业结果买单,那这种东西我们应该怎么理解?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A:迪士尼其实不是一个纯工业化的东西,在这里面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编剧,是写故事的人。这个人你可以理解为作家,或者写童话的人,就像加勒比海盗是先有玩的场所,才有这个电影,所以先写故事的那个人可以写电影的剧本,可以写任何的其他的文学作品都可以,他是最核心的创意源,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才是设计师的介入。第二步才是怎么把这些故事转化成很漂亮的城堡,打造出人物。


第三步是工业工程。就是我们这个系做的这个事情,城堡要很好看,但如何才能把它变成一个可玩的项目,要多少人排队,小车得走多快,这些东西的配合,包括落实成可实施的具体的机电结构,这些是靠另外一个团队。


他们是分层级的,但是又是有衔接的,有互相适应的接口。所以这个过程,就是我说的系统工程的过程,就是这几类完全不同的专业,但要联合起来工作。


横向的层级划分,第一个编剧是故事编写,第二个是设计是视觉呈现,第三个工业工程是空间落位;纵向去看,系统科学是贯穿始终的,因为最后这些东西都需要落在空间的承载上,如果故事编写,视觉呈现不合理,再做空间落位一定会出现问题,反向就要对故事编写与视觉呈现进行修正。所以,系统工程对整体负责。


5

创意型智慧社区的设计


Q:学生们怎样设计智慧社区?导师又如何指导?

A:学生们设计智慧社区,其实是稍微有点障碍的。因为他假设是回到自己家的社区,他可以进行一个比较好的体验观察,如果说凭空让他们设计一个定向的社区,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做调查,去做共情。导师在这个过程中,重点还是从方法上进行指导。


最后我们观察到,在学生这个年纪,因为体验和经历是有限的,所以有时候对于他来讲,即使观察到一些痛点,但他好像可以拿出的“武器”不多,所以我们也需要扩大他们的视野。


在我的课上,为什么要拿一大堆的案例包括新技术来冲击他们,就希望他们能够在有了一个想法之后,能用更丰富的组合来回答这个问题,定义这个问题是第一步,回答这个问题是第二步,所以这是一个过程。


Q:学生们设计出的智慧社区具有可行性吗?好的创意,好的项目作为大赛方,我们又如何帮助学生落地?发挥项目价值。

A:这个可行性是通过方法来保证的,也就是说理论上通过这个方法严谨的走下来,其实是有可行性的。


但是我们观察到的,学生们经常会忽略的一件事情,是成本。就是他可以设计非常好的服务体验,但是这个服务体验在真实落地的时候困难就在于说谁来掏钱做这个事。


理论上讲人的体验是无边的,你永远可以有更高的追求,但是究竟有没有一种办法把他转化成一种商业模式,真正能够落地,这件事情是得从商业模式的角度。包括我们与企业合作,导入一些资源,才可能去帮助他落地。但坦白讲,在学校做这样的大赛,有一个缺陷,就是这批学生不会真正去创业,它是一门课程,当成作业去完成的练习。


所以我认为是从学生这产生的很好的idea,其实应该是到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的一个转化,到企业再对接专业的团队落地,这会比较好。当然,我认为不能说直接10个学生团队做出来的项目就10个都能用,应该是要从这里面发掘出一些点,能融入到企业产生价值中,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6

融合发展的设计大赛


Q: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服务创新创业设计大赛已经办了四届了,大赛的主题有哪些?大赛的收获有哪些?这届大赛又有哪些亮点?

A:我们2018年的大赛办过社区主题,2017年的主题的设计对象是我们工业工程系的系馆,是工业工程系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的一个空间,怎么样让老师的工作效率更好,怎么能让同学们能够在这学习的更好,产生了很多有趣的方案。第一、二届其实范围更宽泛,是没有命题的,第一、二届是他们观察到的任何新的服务,他们都可以去思考,都可以去设计,所以有人设计新的鼓励大家阅读的系统,设计专门服务于一个人吃饭的餐厅系统等。


设计大赛参赛项目介绍


第四届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服务创新创业设计大赛参赛项目介绍


参赛项目一:“天行健”社区健身服务系统


1_副本.jpg


微信扫码即可登录产品系统。产品将健身器材与物联网结合,可实时更新健身器材使用情况;记录运动数据,提供每月报表,管理健身计划。提供线上排行与互动功能,激励智慧社区的用户参与健身。

 

参赛项目二:意外事件智能安保系统


微信图片_20190326174441.jpg


为智慧社区的居民提供意外事件的安全保障。在有外来人员闯入、居民发生身体突发疾病、火灾等意外事件发生时,为小区居民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维护智能社区的居民生活安全,做社区居民的安全防护卫士。

 

参赛项目三:D Space


微信图片_20190326174507.jpg


D Space是一个社区智能共享空间,面向教职工社区,为他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半封闭场所。空间内设有不同的DIY音乐、气味、温度、光照等条件,使D Space能够适应不同用户群体。同时引入VR设施,增加空间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参赛项目四:智慧社区菜篮子


智能社区菜篮子旨在以现有的社区菜市场为基础进行线上业务拓展,用户可通过手机APP线上下单,社区菜市场工作人员将线下配送至小区单元自提柜。与此同时可在线上向中老年用户群体提供每日菜品推荐、菜品原材料一键购买以及食谱详细教程等服务。

 

参赛项目五:闲转


微信图片_20190326174515.jpg


基于C2C模式的闲置交易平台,平台旨在满足社区内住户的闲置物品交易需求。通过实名验证的社区身份来打消买卖双方的信用壁垒,通过智能的拍照鉴定功能来快速鉴定产品真伪和新旧度并提供参考定价,设立“盒子空间”以方便住户之间拿取闲置物。



Q:对于参赛学生来说,您觉得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给学生们提个醒?或者有那些比赛误区需要学生们特别注意?

A:其实我觉得重点注意事项还是说让学生要真正去真正地把方法能吃透,能够用到位。因为很多时候,学生们学了工具方法后,有可能只看到了他的过程,只学了工具如何使用,但是运用的是否到位,其实背后要下很大的功夫,这个也就是咱们讨论的内功和外功的问题。


最后我们希望有些东西能内化到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当中,真正地有这种创新的意识,是比较重要的。


Q:有没有想过扩大设计大赛的规模?最大化发挥设计大赛的社会价值。

A:我们肯定想过要扩大他的规模,目前是比赛服务于课程的,将来反过来有可能是要课程服务于比赛,但是取决于这个我们对比赛的整体定位,让它的社会价值有更大的可能性。


Q:您的《服务运作与管理》这门课程可以介绍一下吗?一门课,通过设计大赛的形式让学生深入思考,实践真知,您是怎么做到的?

A:课程就像我最早介绍的那样,我从8、9年前就开始接手这门课程,就是最早我们是倾向于服务的运营和管理,其实这门课也想过改成《服务创新与设计》的课程的题目,但是改名之后又是一门新课,所以我们一直没有改这个名字。


我们通过大赛来转化,就是大赛的名字是全面往创新方面走,往设计上转,但其实我的课程里面不仅仅是服务的创新,我们还涉及日常已经在运行的服务如何去提升质量,如何去从服务战略的角度提升管理。所以坦白讲,这门课其实比大赛所覆盖的东西要丰富。


Q:下一届设计大赛您有什么构想?未来的设计大赛会是什么样子?

A:如果有更多的企业深度合作,我感觉这个大赛要重新思考,大赛要达到的一个理想的状态是什么,大赛要发挥出什么样的实力和任务,我觉得这个就是要重新定义了,之后和这个课程融合,包括咱们刚才探讨的把课程变成线上课程,覆盖全国更多人群,与创客空间,城市更新结合,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的大赛是平台化发展,产业化融合。


结语:

这次专访由于李教授还要飞往美国参加全球系统工程大会,匆匆结束。


但是,通过专访,我们看到了一个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智慧社区正在从有到优,正在从1向1Plus发展。更感受到李教授通过设计大赛的形式,用理论+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们发挥创意优势,用设计思维创造出的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智慧社区。


不久,这些清华学生用想象力创造出的赋予“人情味+烟火气”的智慧社区,也将突破商业束缚,颠覆用“钱+技术”堆砌成的人工智能,成为驱动城市更新,促进城市发展的希望。




上级单位:清华控股有限公司 清控人居控股集团

协作单位:清华同衡规划院 清华建筑设计院 清尚集团 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 华清安地 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 清控人居光电研究院


2018-2018 清控文创(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30971号-1

  • 首页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