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丨清华同衡系列专著《科技创新功能空间规划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22 09:37    人浏览   作者: 时间:2019-01-22 09:37  人浏览  作者: 返回列表
1.jpg

清华同衡系列专著《科技创新功能空间规划规律研究》凝结了清华同衡在科技创新功能空间领域持续多年的课题研究成果和项目实践总结,对科技创新功能空间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剖析了国家自主创新区、科技城、特色镇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功能区的科技创新规律,希望找到我国科技创新功能空间发展的理性之路。也希望能为我国的相关管理和编制机构,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发展规律,进行科学规划提供重要的工作支撑和借鉴。


01

序言

孙安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原司长


以科技创新推动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已经成为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的核心战略。我国也不例外,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新一轮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谋篇布局,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指出,“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


对于城市规划行业来说,如何在城乡规划中,探索和遵循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合理规划科技创新功能体系和布局,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和人才定制化提供符合其需求特点的功能空间,成为必须要深入研究和有效应对的时代课题。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发挥自身独特的产学研优势,长期致力于科技创新发展规律、功能体系、发展布局、规划设计方法的基础研究,并在国家、区域、城市、科技园区等不同空间尺度上,专注性地开展了相关规划设计实践。使得清华同衡不但在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对科技创新功能空间规划设计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深厚的理论积淀;而且围绕科技创新功能体系、布局和空间开展了具体的规划设计实践,成为清华同衡独具特色的业务专长。


《科技创新功能空间规划规律研究》正是清华同衡近年来上述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的系统总结。书中不但就科技创新规律和规划设计方法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对未来科技创新建设及其承载空间体系形成提出了理论与方法的指导。同时,结合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相关研究课题和地方规划实践,剖析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城和特色镇等6个国内典型案例,深入剖析普遍规律和个性化特征,对科技创新功能空间规划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


上篇着眼于科技创新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研究。从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形成规律和发展趋势出发,综述世界各国科技创新战略与关注重点,研判科技创新网络的空间组织规律。下篇选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软件城大上地地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重庆前沿科学城、乌镇、中关村·长城脚下的创新家园等6个案例,展示科技创新的内在精华和要点。


将科技创新研究与大数据应用相结合,将龙信企业专利数据、企业互投数据、全国地级市年鉴数据等综合考量,收集1200多万条数据,数据总容量3.5GB,覆盖334个城市、28项指标,共计9352条年鉴数据、72284条POI数据、1210106条企业专利数据。在国内已有学者、研究机构对全国城市创新水平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中,应用“全量”大数据方式分析衡量城市创新能级、创新网络,在城市规划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创新性和先导性。 


当前,席卷全球的科技创新浪潮正风起云涌。在我国,以科技创新中心、自主创新示范区、科学城、科技园、双创中心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功能区规划建设正如火如荼!我相信,通过《科技创新功能空间规划规律研究》的出版,将为全国的相关规划管理和编制机构,准确把握规律,科学规划,为科技创新发展服务,提供重要的工作支撑和借鉴。


感谢清华同衡所有参与本书研究的团队在这一专业领域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02

新书介绍


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动力,与之相适应,城市发展也正在从工业型城市、服务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逐渐演进,多种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科技创新功能空间不断涌现,研究科技创新规律和其功能空间组织布局规律,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新兴课题。


自2013年以来,清华同衡围绕科技创新功能空间规划,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项目实践工作。包括承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的《国家科技创新功能网络体系研究》课题,以及受中关村、乌镇等我国代表性创新地区委托,开展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中关村软件大上地地区发展建设规划》、《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空间布局规划》、《重庆前沿科技城综合规划》、《乌镇镇概念性总体规划》、《“中关村·长城脚下的创新家园”(科技小镇)城市设计》等规划实践。此外,还开展了“创新城市的规划体系研究”等自主研究。


系统梳理、综合集成了清华同衡持续多年的课题研究和项目实践成果,全面分析和研判我国科技创新功能空间客观规律是本书研究的核心命题。《科技创新功能空间规划规律研究》所指科技创新包含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三大方面,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共同构成全面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功能空间是科技创新活动相对集中的承载空间。


采取理论研究与地方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上下篇内容架构。上篇着眼于科技创新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研究,涉及到国家、区域、城市、园区等4个空间尺度,是首次在一项研究中对科技创新功能的空间分布规律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下篇选取6个案例,从实践角度梳理我国各地区、城市各类型创新功能区的规划设计重点策略,企望对未来科技创新建设提供有效支撑,对其承载空间体系形成有效指导。


03

主要内容


1. 世界科技创新功能空间发展规律


☑ 在国家尺度上,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创新在空间格局上呈现两大规律,即沿海与内陆统筹推进、巨型城市区域与点状创新中心并存;科技创新城市体系与城市群结构高度吻合。

☑ 在区域尺度上,世界主要创新型区域的科技创新以产业集群及其所在的城市为主要载体,以企业创新网络为核心;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圈层式布局与簇群式布局并存,区域创新廊道是整合区域创新资源的关键。

☑ 在城市尺度,多元创新功能集聚是创新型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特点,特别是科技企业和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的伴生和集聚关系更强,且与城市中心体系契合,体现了创新企业和创新人群对多元城市服务的需求。

☑ 在园区尺度,科技创新园区的建设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产学研高效融合建设模式,一种是圈层布局、组团式串联。


2. 全国科技创新网络体系的发展现状和规律


经过多年的创新战略的实施,我国形成了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创新功能区为主体的发展体系,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强西弱、梯次减弱的格局特征,并依托主要城市群形成了全球创新型区域和全国创新型区域。其中,全球创新型区域具有全国影响力,且已经链入全球创新网络,但各区域的链入程度和内部网络化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个城市群。全国创新型区域则具备跨区域影响力,且部分已经链入次区域网络,但区域内部的创新联系网络尚未形成,包括成渝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


构建了城市科技创新指数,根据对指数的评价结果,将我国创新城市分为全球创新型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地区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发展型城市四类。在全国科技创新功能网络中,高等级创新城市以综合创新为主;知识创新城市首位度高,领军城市突出;服务创新城市首位度高,按城市等级分布特征明显;技术创新城市离散度高,分布相对均衡。高等级科技创新城市与高等级创新区域相伴而生,城市和城市群地区的规模经济作用、高密度的人口集聚、完善的服务支撑是科技创新发生的基础条件。

2.jpg

我国创新城市分级标准


3.  城市科技创新规律


在城市层面,创新主要向城市的核心区、专业化功能区集聚,呈现层级性与网络化特征。根据创新发展动力的差异,创新型城市具有工业创新驱动模式、军民融合型推动模式、双创驱动模式、全面综合协调模式、风险投资促进模式、主导产业推动模式、民营经济主导模式等不同的推动模式。各类模式都不同程度的有赖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等主体的共同推进,其中政府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应当发挥主动性,为城市创新营造良好的制度与环境。

3.jpg

创新系统的构成


4. 科技创新功能区发展引导


目前,创新型企业对园区的要求已经从基本的物质空间需求发展到环境价值需求,进而向科技、创新、交流、信息共享与智慧运营等软环境需求转变,企业对园区的选择正在经历物化的弱化与文化的强化过程。因此,新时期的创新功能区规划需要从满足创新企业和创新人群的需求出发。


1)在选址方面,应优先在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好的科创型城市中选取;

2)在功能配置方面,应适度配套居住、生活、娱乐等三类生活服务功能,以及较为完善的科技中介、科技金融服务等生产服务功能,构建功能复合的“综合城市功能区”;

3)在环境建设方面,营造适宜的科技创新环境,通过建设鼓励人群沟通与交往的非正式交往空间,营造激发创新人群活力的创新氛围。


结合研究结果,本书还对大中小不同尺度的功能区布局模式提出了建议。

4.jpg

小尺度园区基本布局模式图


5. 科技创新功能空间规划实践案例


选取6个案例,由于这6个创新区/园区的发展历史、经济实力、自然条件、发展阶段、文化传统等都不尽相同,科技创新的路径也各不相同的,既有共性的规律借鉴,也有不少特定的做法和结果,试图通过这些典型案例展现对科技创新内在规律的把握。


☑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功能空间规划研究

☑ 中关村软件城大上地地区科技创新功能空间规划研究

☑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科技创新功能空间规划研究

☑ 重庆前沿科学城科技创新功能空间规划研究

☑ 乌镇科技创新功能空间规划研究

☑  “中关村•长城脚下的创新家园”科技创新功能空间规划研究




上级单位:清华控股有限公司 清控人居控股集团

协作单位:清华同衡规划院 清华建筑设计院 清尚集团 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 华清安地 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 清控人居光电研究院


2018-2018 清控文创(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30971号-1

  • 首页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