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国土空间规划探索与实务”分论坛综述 • 2019第十三届规划信息化实务论坛

发布时间:2019-05-27 11:26    人浏览   作者: 时间:2019-05-27 11:26  人浏览  作者: 返回列表
微信图片_20190527112734.jpg

2019年5月8日至9日,“2019第十三届规划信息化实务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上,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了题为 “国土空间规划探索与实务”的专题研讨分论坛。


 “国土空间规划探索与实务”分论坛由清控人居集团成员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总体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卢庆强主持,8位演讲嘉宾做了精彩的报告分享,并和与会观众进行了开放讨论和交流互动,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同衡播报对分论坛进行了4小时在线直播,国匠城等进行了转播,大家在线讨论热烈,累计访问人次达万人以上。

微信图片_20190527112828.jpg

卢庆强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规划师,总规中心主任

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在国家空间规划改革和规划管理机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战略导向、技术方法、工作平台、实施监督和工作组织方式等都在发生重大变化。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一直密切跟踪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新形势和新动向,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在各地的广泛规划实践工作,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方法体系。分论坛上,清华同衡总规中心的汪淳和余婷、遗产中心的张捷、智慧城市所的李公立、创新中心的蔡玉蘅和吴梦荷分享了同衡规划院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监测评估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积累。分论坛还邀请中国科学院的孔令桥和赵利民两位嘉宾做了精彩报告分享

微信图片_20190527112834.jpg


经各位论坛嘉宾授权,现将各主题报告的主要观点和精彩内容分享如下:

微信图片_20190527112839.jpg

汪淳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总规中心副主任

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清华同衡规划院总体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淳在题为《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技术思路探讨》的报告中,结合自然资源部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方面的具体要求,分别从“人地和谐的空间格局构建”、“高质量发展模式下的要素配置”和“刚弹相济的规划传导路径设计”三大主要板块出发,介绍了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技术思路


首先,空间格局构建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基础,协调全域生态空间格局、城乡开发利用格局和历史文化保护格局等,通过陆海统筹、建设空间与非建设空间统筹和城乡统筹来实现全要素管控体系统筹。其次,要加快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加快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均等化、多样化、促进化和弹性化的服务要素配置来塑造以人为本的高品质国土空间。最后,通过“规划体系逐级传导+分区分类传导”的方式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传导。分别针对生态保护红线内区域、非集中建设区和城镇开发边界内区域设置不同类型的传导单元和传导要素,实现刚弹相济的规划传导。

微信图片_20190527112845.jpg

孔令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孔令桥博士在题为《生态红线划定方法与实践》的报告中,介绍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背景、划定思路和方法,以及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面临的挑战。


基于划定生态红线的三大目标(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物种生境),通过对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案例的介绍,对市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方法和流程进行了具体介绍,主要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指标、模型方法及数据来源,以及评价识别区与现有保护地的叠置分析、边界处理、生态保护红线与现有规划衔接等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微信图片_20190527112850.jpg

张捷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遗产中心文化与自然资源研究室 主任


清华同衡规划院文化与自然资源研究室主任张捷在题为《国土空间视角下的文化遗产空间体系的建构思考》的报告中,强调落实国家文化保护与复兴战略,从理论支撑、现实发展诉求、技术准备、案例探索四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文化遗产空间体系构建的思路。


首先,经过系统研究提出文化遗产空间具备两大基本特征:与城镇、农业、生态空间的互动与融合构成其双重属性的特征,规模各异涉及国土空间各个层次是空间特征。其次,认为通过对大尺度的文化遗产空间的保护与利用,是实现城乡一体的文化交流、经济互动、社会平等的需求。最后,结合浙江省、海南省、广东省三个省域层面的实践工作总结,提出文化遗产空间格局构建的思路:基于价值与现状综合评估,构建自然与文化相交融的人文魅力空间格局;明确资源要素标准与内容;分类分级明确保护底线和特殊管控要求;提出对高品质空间建设、主体功能区发展等相关内容的支撑;在广域协调与文化遗产实施保障层面加强落实。


微信图片_20190527112856.jpg

余婷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总规中心新技术应用研究室 主任


清华同衡规划院总体规划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研究室主任余婷在题为《面向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的报告中,指出在当前国土空间资源管控制度转型的背景下,中央高度重视“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和管控作用,自然资源部对规划的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也为科学划定“三线”提供了新的数据基础。


如何有效应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要求、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探索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科学方法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课题之一。她在报告中提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情景模拟技术和“双评价”结果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思路,其中政府政策调控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从土地的供需角度确定城市的用地规模,情景模拟和“双评价”结果则从发展和保护的双重视角对用地布局形成引导和约束,然后与依据情景模拟得到的国土空间规划方案进行校核,同时遵循城镇边界划定的通用原则,最终形成“合理规模+科学布局+适度弹性”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能够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微信图片_20190527112901.jpg

李公立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智慧城市研究所 所长


清华同衡院智慧城市研究所李公立所长在题为《国土空间标准研究及探索实践》的报告中,结合近年来在智慧城市标准研究领域的经验,重点介绍了清华同衡作为核心参编单位,从参编《智慧城市多规融合规划设计导则》到转型为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相关标准研究工作,并从国土空间数字化、服务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支撑规划监管智能化三个方面展开,介绍了基于标准研究工作的实践探索经验。


他认为,国土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应延续“多规合一”平台中全域“一张蓝图”的基本思路,按照国土空间全要素用途管制的要求,强化信息平台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支撑,强调与用地、用海等相关业务系统对接下的项目合规性审查、辅助选址以及审批协同支撑;突出规划监测评估预警支撑,加强对监测评估预警、指标模型管理等功能研究。他还建议,国土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首先应加强标准规范引领,制定包括数据库建设、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系统接口规范、系统运行管理规范等标准规范体系;其次要强化多源数据支撑,在整合基础现状数据、规划成果数据、规划实施数据以及监测评估预警数据的基础上引入互联网、物联网等大数据,丰富国土空间大数据体系;最后应构建模型支撑应用,通过建立规则模型,支撑辅助编制、监测评估及实施管控应用功能体系。


微信图片_20190527112907.jpg

赵利民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院副研究员赵利民在题为《基于遥感影像的国土空间监测》的报告中,提到遥感信息准确刻画国土时空态势,是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珍贵资源。


遥感在国土空间要素监测方面应用广泛,其中在城市空间的应用主要包括城市用地识别、城市环境监测、城市开发监测等;在农业空间的应用主要包括作物面积与单产潜力评估、粮食估产与风险、耕地调查等;在生态空间的应用主要包括植被叶面积指数测算、净初级生产力NPP测算、水质监测等;在其他空间的应用主要包括大气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公共健康、能源与矿产等。目前遥感在应用方面存在数据关联融合与流转率低、空间信息应用核心技术和工具受制于人、业务化规模化高品质空间信息产品供应能力不足、与新技术新市场新模式融合不足等4大方面的短板。

微信图片_20190527112912.jpg


微信图片_20190527112917.jpg

蔡玉蘅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技术创新中心项目经理


清华同衡规划院技术创新中心蔡玉蘅在题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实践探索》的报告中,分享了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方面的实践与探索。提出在现行的国土空间规划中,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承担了国土空间智慧化运行的主要职能。


在监测评估预警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对长期监测指标的选择及设计,及时预警、定期体检和专项评估都是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的知识提取。对应长时期的监测,一方面需要以国家-省-市县三个层级建立监测指标体系,基于空间管控,资源管理,空间品质提升、生态修复等主题,通过逐级的数据汇总,形成综合性的指标,建立在日常管理建设中的“标准动作” 。另一方面,对应各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的特性问题,通过定制化的指标、模型,形成对用地空间特定时间所关注的问题的定向跟踪,服务于各地区的“个性化需求”。


她还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对一年期的“长期体检”过程中的监测预警目标的选取,研究框架的设定,数据选择及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职住平衡、房地产运行、交通运行三个方面的专项评估工作分别进行了说明介绍。通过为期一年的监测实践总结在现状规划监测中应当积极拓展业务数据与行业大数据的综合应用,借助统计算法、机器学习等创新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提炼,从而提升规划实施监测的综合性、可靠性。


微信图片_20190527112922.jpg

吴梦荷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技术创新中心 项目经理


清华同衡规划院技术创新中心吴梦荷在题为《国土空间资源动态监测与评估》的报告中,分享了在空间资源用途动态监测与评估方面的思考和实践。她分析了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空间资源用途监测所面临的新任务与重要性,从空间资源用途监测的复杂性、动态性、隐蔽性、影响多样性几方面分析了空间资源用途监测的难点,并全面梳理了目前在这一方面的技术不足。


她认为目前空间资源用途监测将面临从“对空间物理状态的单一监测”向“对空间资源的多维度智慧化监测”的转变,提出以“业务流+知识流”为技术方案基础、由“数据能力+算法模型+平台工具”三者共同支撑技术实施的架构。报告展示了清华同衡在空间资源用途监测方面的实践案例,特别提出平台化和工具化是进行空间资源监测的有效手段,提出平台建设体系,并进行了典型应用的介绍。此外,报告还对下一阶段空间资源监测工作进行了展望,提出应主动对接国家规划体系、拓展监测过程中空间要素与其他城市要素的融合,以及充分向预测模拟和智慧决策方向延伸,打通智慧决策环节,从“描述问题”到“解决问题”,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直接支撑。


文章来源:清华同衡规划播

 

 


上级单位:清华控股有限公司 清控人居控股集团

协作单位:清华同衡规划院 清华建筑设计院 清尚集团 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 华清安地 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 清控人居光电研究院


2018-2018 清控文创(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30971号-1

  • 首页
  • 电话